中国是全球多晶硅领域的绝对 “行业霸主”,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多晶硅 95% 的市场份额 。
行业霸主背后,则是惨淡的个体企业经营现状。庞大的产能带来了极为激烈的价格战,众多企业深陷困境,处于巨额亏损状态。
2024 年,行业龙头协鑫科技(3800.HK)亏损高达 56 亿元,另一个龙头通威股份(600438.SH) 同样处境艰难,亏损 70 亿。
多晶硅行业就是内卷程度最高的行业,没有之一!
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,多晶硅行业仿佛已站在内卷至崩盘的悬崖边缘。
路透最近的独家报道显示,为了扭转这一危局,协鑫集团的掌门人朱共山,准备联合其他巨头,联合设立一个规模高达 500 亿的超级基金,意图通过收购并关停三分之一的落后产能,来对整个行业进行大刀阔斧的重新洗牌。
500 亿,如何拯救多晶硅?
论内卷程度,多晶硅行业说自己第二,那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了。
2024 年底,中国多晶硅产能如脱缰野马般,增长到了 325 万吨,而全球的实际需求可能仅在 200 万吨左右。
这意味着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,这些本应被市场淘汰,却因各种复杂因素仍在苦苦支撑。
也正因如此,过去几年间,多晶硅价格一路狂泻,犹如坐滑梯一般,企业利润被无情挤压。
上个月反内卷口号一起,多晶硅价格出现了近 70% 的回升,但行业那些无效低效产能依然在,过剩的格局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。
价格上去了,又能活一段时间了
朱共山和协鑫提出的这项 500 亿多晶硅托拉斯基金计划,目标十分明确,就是通过市场化赎买来去产能,进而稳定价格和市场。
具体措施主要有两点:
其一,利用基金买下并关闭至少 100 万吨(约占整个市场三分之一)的产能,仅保留 200 万吨的优质产能,以此来优化市场的产能结构,提升行业整体的竞争力;
其二,不仅着眼于产能收购,基金还将直接购买市面过剩的多晶硅产品库存,从源头缓解市场的供应压力,稳定市场价格。
这一计划,本质上就是打造多晶硅行业的 “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”。
协鑫科技的投资者关系总监朱军说,以后多晶硅企业纠纷两种,一种是参与大基金的上桌玩牌:“就像 OPEC 一样,大家需要共同商议总产量,并为每家企业分配生产配额。”
另一种就是没上桌的玩家,只能被收购然后关闭。
协鑫科技方面对路透社透露,这个基金并非空中楼阁,按照既定的推进计划,预计基金在今年第三季度末就会正式启动,第四季度便开始正式运作,收购过剩产能和库存。
三季度也就是9月份,还有两个月
钱从哪来?
500亿基金拯救多晶硅行业的理想很丰满,但是现实却很骨感。
钱从哪里来呢?
协鑫科技和通威目前都深陷亏损泥潭,行业内的大部分企业也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袱,想要依靠企业自有资金来凑齐这 500 亿?
两个月时间估计搞不定,20年都搞不定。
瑞银分析师严亦舒说:“这件事该如何推进,目前没有人清楚!毕竟以前从未有过类似的先例。”
她还一针见血说,行业内企业们手头都不宽裕,资金来源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其实,这个计划并非朱共山一时头脑发热的个人想法。早在 6 月,他就曾提及大企业需要联手重组行业,财新也报道了生产商正在商讨收购基金的相关事宜。
在这最新的路透社报道中,协鑫集团透露基金的 “理事会” 将包括生产商、银行,甚至可能有监管机构。
金融资本+产业资本+行业协会一起搞?
超级金融托拉斯,那就不需要担心钱了!
地方政府的态度是关键
中国在过去曾对多晶硅、钢铁、水泥等行业进行过重组,但此次多晶硅行业的重组,难度堪称空前。
一方面,多晶硅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都是私企,不能像过去一些国企主导的行业那样,直接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闭;
另一方面,当下经济增长点稀缺,新开工厂寥寥,关闭存量工厂绝非小事。
考虑这些因素,地方政府对此的态度并不明朗,甚至可能并不配合。
没有地方官愿意承受关闭工厂带来的就业岗位减少,当地 GDP 下降。
而且地方政府在不少太阳能企业中还持有股份,这多少钱出让股份,还牵涉国资流失和国资损失的问题。
瑞银分析师严亦舒表示:“如果企业面临破产或被收购,地方政府肯定会有所动作。”
能管政府的自然也是政府。
7 月底,政治局会议再次着重强调要管控企业间的 “无序竞争”,同时密切监督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。在中央政府的坚定决心下,地方政府或许不得不勉强配合这一行业变革行动。
反内卷还是搞垄断?
法国外贸银行的分析师曾发出警告,仅依靠并购等手段,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。他们指出:“大量的‘僵尸’企业必须倒闭。如果担心影响社会稳定,那就需要通过并购大幅削减产能,这样行业才有喘息的机会。”
朱共山的 500 亿 “托拉斯” 基金,真的能成为多晶硅行业的救命稻草吗?这个计划表面上看是行业内企业抱团取暖,共同控制市场。
共同控制市场,这不就是垄断?
换个角度思考,这究竟是在反 “内卷”,还是产业巨头借着反内卷的契机,大肆搞垄断呢?毕竟,对于产业资本家来说,垄断一直都是他们最大的梦想,
有哪个企业家在梦里没有幻想过垄断市场,躺着获取巨额利润呢?
朱共山,应该天天梦到,梦了几十年了。

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
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