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代送吗?要代送吗?”
最近,深圳华强北街头,出现了一群 “跑楼小孩”(多为暑期放假的10-14岁学生)。他们脖挂收款码,每单只需1-2元,即可代替外卖员进楼送货。这一现象在网上掀起讨论热潮。
有网友点赞,觉得孩子走出家门劳动,告别“空调房+手机”模式,能增强劳动意识、提升社交能力,还能体谅父母赚钱不易。不少家长也反馈孩子参与后,身体素质和时间观念都变强了。
但也有网友忧心忡忡。一方面,孩子在路边抢单、穿梭于高楼电梯间,安全难以保障;另一方面,外卖配送一旦出现问题,如送错、洒餐等,责任划分模糊,消费者权益难以维护。
01
“小孩哥小孩姐”代送 颇受外卖员青睐
8月1日中午,从深圳华强北D1地铁口出来,在赛格广场和宝华大厦之间的内部路楼下,几个胸前挂着用塑料壳套住二维码的小孩正在路边张望,当看到有戴着帽子、穿着黄马甲或蓝马甲的小哥骑行过来,他们就大声喊道:“要代送吗?”如果快递小哥停下来,孩子们就迅速围过去喊:“选我,选我!”

代送外卖服务的兴起,源于华强北复杂的地形。当地一位外卖员向表示,华强北密布着大量高层写字楼,里面有很多上班族点外卖,但送餐很麻烦。比如72层的赛格广场里面如同迷宫,十几部电梯分区运行,经常需要排队,骑手很容易因为迷路而送餐超时,导致被罚钱。于是,附近对这些写字楼比较熟悉的人就开创了新业务,接力帮助外卖员完成送餐的“最后100米”。
一开始,承揽代送外卖的业务的都是成年人,比如写字楼里的保洁阿姨,利用中午的时间帮外卖员送餐,每单收费约3元。
这个夏天,不少放暑假的小孩则参与了进来,这些孩子多为小学生,年纪最低只有8岁,多数还就读于小学4至6年级,稍大一些的是一些初中生。他们胸前挂着装有负责收款的二维码牌子,一旦接单并备注好要送达的地址,快递小哥就给他们每单扫码2块钱。当然,没接到单的学生,也可帮专业代送人代送,但这样一单就只有1块钱,专业代送人要拿走1块钱的“中介费”。

孩子的代送服务备受快递小哥的青睐或偏爱。“和职业代送人相比,孩子通常是拿到一单就去送货,但职业代送人通常是招揽很多才去送,送餐没有孩子送得及时。”快递小哥告诉记者,“职业代送人一次拿的东西太多,东西容易搞丢,而且快餐的汤也容易洒出来。”
02
家长的初衷:希望锻炼孩子,懂得挣钱不易
据悉,这些代送的孩子多居住在附近或其父母在华强北一带做生意,对这一带较为熟悉,且他们通常只在街边的内部路揽客,家长也较为放心。
张姐是江西人,目前在赛格电子市场二楼销售电子产品。今年暑假,在老家读初二的女儿来到深圳陪妈妈。看到女儿无所事事,张姐就让她下楼干代送。干累了或在非高峰期没什么单,她就回到妈妈所在门店吹空调。
一名来自广东省遂溪县的孩子告诉红星新闻,他在老家读初中,今年暑假放假来深圳找表哥玩,顺便出来干代送,当是锻炼自己。“一开始,我不敢说话,说话的声音低到自己都听不见,现在可以大声招揽代送服务了。”他说。
这名来自遂溪的初中生旁边,还有一对干代送服务的徐姓姐妹:她们衣服整洁,大方揽客,如果同时接到两单需要分送不同地方的快递,姐妹俩就会有序分工,分别派送。
妹妹小徐今年8岁,在深圳就读小学一年级,其姐姐目前就读初二。“我昨天开始送,送了4单,挣了8块钱。如果时间充足,一天送十单没问题。”小徐告诉红星新闻,其母亲就在边上的飞扬时代大厦上班,她和姐姐从小就在这一带玩,大人也都很放心。

多位家长表示:“干代送,目的就是锻炼孩子,否则他们在家玩手机。” “希望借此锻炼孩子,让他们懂得挣钱不易。”
03
温情的“暑期实践”,背后蕴藏隐忧
对小朋友代送外卖,不少网友表示赞许:“比在家玩手机强。”“能锻炼社会适应能力。”但也有网友对“跑楼小孩”的人身安全、配餐质量表示担忧,配餐从出餐到送达经多道转手流程,配送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的责任归属尚不明确;孩子频繁往返于大楼之间,人身安全能否有保障都尚存疑虑。
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,无疑是首当其冲的问题。一些孩子在车辆通行的路边抢接代送单,奔跑于高楼电梯之间。一旦摔倒撞伤甚至遭遇意外,责任由谁承担?即便有的家长就在附近上班,比较放心,也掩盖不了法律上的真空。尚未成年的孩子,缺乏风险判断与应对能力,着急送单本身已具危险性,配送小哥虽会留存家长电话以备沟通,但这并不保险,更不是“免责协议”。一旦出事,是小哥监管不力,是家长监护失职,还是平台制度缺位?侥幸心理不能成为忽视安全的理由。

据法治日报报道,有律师指出,外卖员以支付报酬形式让未成年人代送餐,属于从事营利性劳动,有可能构成变相雇佣童工,涉嫌违法。不过,在未成年人代送外卖的场景下,可能构成承揽关系或雇佣关系。若被认定构成雇佣关系,外卖员需承担雇主责任。比如未成年人因代送外卖发生意外事故,遭受人身损害的,外卖员需根据自身过错承担相应责任。而外卖平台、监护人、写字楼管理方等,可能一个也“躲”不掉。

该现象背后还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,一方面暴露出外卖行业在高峰期、特殊点位服务能力不足。配送小哥为赶时间、多接单,寻求代送帮助,反映出平台在人力调配、配送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。另一方面,家长对孩子社会实践的认知存在偏差。锻炼孩子社会适应能力、懂得挣钱辛苦,初衷固然正面,但应选择合法、安全、规范的方式。即便有的家长会跟在孩子后面护送,但若出现意外,恐难厘清责任,也得不偿失。
小孩代送外卖,你怎么看?
评论区说说↓
综合 | 红星新闻 红星评论 极目新闻 法治日报 第1眼新闻 粤TV

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
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